城市镜像.新闻汇总 2021-05-24

消息来源:上海证券报 新华社长沙5月24日电 新华社记者周楠、白田田、周勉24日晨,湖南长沙 人们向明阳山殡仪馆集聚,送别袁隆平 他说,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 这粒种子,已深深扎根在百姓心中 一为什么学农 跳进农门,这是决定人生道路的头条 真正的农村原来又苦又累又脏又穷,他意识到少年的梦想,背后竟是美丽的误会 1966年2月28日,袁隆平发表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刊登在中国科学院主编的科学通报半月刊第17卷第4期上 在海南三亚,袁隆平的团队在这里找到野败,那时他40岁;不到一个月前,他指导研发的第五期超级杂交稻超优千号在三亚取得好成绩,此时他已是91岁高龄 一稻济天下,他将自己写进了历史的头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