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脉圣堂中医医院管理有限公司

医疗/护理/卫生

民营公司

武昌区民主路782号洪广·宝座14楼G号

脉圣堂谷根医疗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企业简介与企业文化

脉圣堂名称缘起——脉圣之解/千年脉圣 医养一派



sheng,甲骨文字形,从耳从呈。
左边是耳朵,右边是口字。
既善用耳,又会用口。耳聪口敏,通达事理。
圣,通也。——《说文》。
按:耳顺之谓圣;“于事无不通,谓之圣。”
圣 功:(神灵的功力);圣 子:(超凡入圣的儿子);圣 意:(神灵的旨意);圣 明(英明),才智胜人。

医圣——张仲景
东汉南阳人,古代伟大医学家。
他任太守期间,料理政事之余,在大堂上坐堂行医。人们把坐在药铺或店里给人看病的医生,统称为“坐堂医生”。
他著述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与《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
并称为“中医四大经典”,在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占有特殊地位。

药圣——李时珍
湖北蕲春县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
《本草纲目》,是我国明以前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
不仅为中国药物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对世界医药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化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到16世纪为止,中国最系统、最完整、最科学的一部医药学著作。

脉圣——王叔和
魏晋之际的著名医学家、医书编纂家。他学识渊博,做了魏国的太医令。
他在古代医学家脉诊理论学说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写成了我国***部完整而系统的脉学专著——《脉经》,使脉学正式成为中医诊断疾病的一门科学。
古时诊脉是诊三部九候,即:人迎(气管双侧的颈动脉)、寸口(手臂外挠侧动脉)、趺阳(足背动脉)三部,每部三候脉共九候,诊脉过程繁琐。王叔和将三部九候诊脉法归纳整理,又大胆创新,改作了“独取寸口”的寸口脉诊断法。寸口脉诊沿用至今几千年,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这一重大成功是大胆识与大学问的结晶,被后人尊为中国脉学创始人。

脉圣——王叔和,医家养生流派
王叔和在养生学上属于医家养生流派,也就是现在国家提倡的“医养结合”,主张从起居饮食方面进行谓摄,以求得长寿,却病延年。
《养生方》称他“专好经方,洞识养生之道”;
唐《名医录》谓其“性度沉静,通经史,穷研方脉,精意诊切,洞识摄养之道,深晓疗病之说”。

脉圣堂(集团)企业简介——千年脉圣 医养一派/摄养生 重食疗

脉圣堂谷根医疗管理(集团),是由武汉脉圣堂医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发起并控股,谷根医疗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脉圣堂(北京)医生集团有限公司参股,联合投资的医疗管理集团,注册资金10000万元,旗下控股或参股的公司有:武汉脉圣堂中医医院管理有限公司、武汉吴师机中医药研究院、武汉脉圣堂特医食品研究院、脉圣堂互联网医院、脉圣堂中药临方配制中心。
脉圣堂谷根医疗管理(集团)的创始人、董事局主席杨清满(字承谕)先生,是孟河学派·秦伯未谦斋医派国医名师王凤岐教授、吴大真教授的入室弟子,20年倾心打造了以慢性病的院内中西医精准治疗和院外药膳与医学营养干预为核心的脉圣堂医疗管理平台。
脉圣堂谷根医疗管理(集团)前瞻性的构建了“脉圣堂医生集团”,包括中医专家、西医专家、营养专家、医用农作物专家,以及食药分子生物学制药专家在内的学术委员会与培训导师团队。
脉圣堂谷根医疗管理(集团)下设:武汉吴师机中医药研究院负责研究特殊配方药膳及中医药适宜技术;武汉唐稞特医食品研究院负责研究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营养匀浆膳、特膳食品以及低GI医用农作物。脉圣堂两个研究院联合聚焦并长期致力于代谢病的院内治疗(精准检验/检测、精准评估/分型分类分级、精准用药)和院外管理(中医药膳调理与医学营养干预)相结合的“闭环管理”模型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尤其是糖尿病闭环管理与精准治疗方案的研究与临床实践,独家研发了代谢病(糖尿病)的中药方剂(医师处方、协定处方、院内制剂)、特殊配方药膳、营养匀浆膳以及低GI主食替代/半替代系列产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与效应。
脉圣堂谷根医疗管理(集团)下设的脉圣堂互联网医院和脉圣堂中药临方配制中心,采用“互联网医院+共享中药房”模式,充分发挥“互联网+医疗健康”的优势,“下级诊断、上级开方”,提高脉圣堂基层医疗D-MMC和定点专科医院D-MMC医生的院内中西医结合诊疗水平与院外管理能力;并传方到“共享中药房”外部协作“代煎代制”,提高医生的中医药事服务能力与便民服务效率,促进了糖尿病代谢管理的效果与患者满意度,并提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能力与签约率。

脉圣堂核心理念——正心正脉,守仁守德
《礼记·大学》曰: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正 心,就是心地端正而诚意,不存杂念、邪念。
正 脉,承继脉圣王叔和正宗脉派体系,恪守正道,精意诊切,洞识摄生修养之道,普救生灵之疾苦。
守 仁,就是守住仁爱之本心,以“精”于高超的医术,“诚”于高尚的品德,为大众提供尽善尽美的中医药文化服务。
守 德,就是要遵循道德规范,以学立德、以行修德。
脉圣堂,坚守正心正脉,守仁守德的核心理念,情系天下苍生,用精湛纯正的中医药技术,以脉圣堂之初心使命,守护民生健康!

脉圣堂企业使命——把脉健康、传承创新,把医学营养学与中医药膳学相结合,弘扬中医药养生文化,打造中医健康管理事业平台,体恤患者疾苦、服务国人健康!
把脉健康——脉者,中医里表示人体气血运行的管道。
把脉,是中医独创的诊法,反映了中医学诊断疾病的特点和经验,对分辨疾病的原因,推断疾病的变化,识别病情的真假,判断疾病的预后等,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把脉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承至今。
中国脉学创始人、三国时魏国太医令王叔和。王叔和在吸收扁鹊、张仲景、华佗等古代著名医学家的脉诊理论学说的基础上,结合自己长期的临床实践经验, 终于写成了我国***部完整而系统的脉学专著——《脉经》,将脉的生理、病理变化类列为脉象24种,使脉学正式成为中医诊断疾病的一门科学。
王叔和整理千古奇书《伤寒杂病论》,使得《伤寒论》能够流传至今,功莫大焉,在中医学的发展史上是重大的成就。

传承创新——传承,中医之魂;创新,中医之路。
秦伯未,名之济,号谦斋。1901年出生于上海市,出身于中医世家。1919年,秦伯未就读于丁甘仁创办的上海中医专门学校,与程门雪、章次公等诸贤为同窗学友,被誉为“丁门三杰”。1923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并在上海同仁辅元堂应诊,以治内科杂病见长,对虚痨痼疾尤精。1927年与王一仁、章次公、王慎轩、严苍山等创办上海中国医学院,任教务长、院长,教授《内经》及内科。1930年,创办中医指导社,主编《中医指导丛书》、《中医指导录》杂志,开展学术交流和社会咨询,社员遍及国内外。1938年又创办中医疗养院,设内、外、妇、幼等科,有病床百余张,作为学生实习基地。秦伯未自幼即酷爱文典医籍,凡经史子集、诸家医典,无所不涉,尤其重视《内经》的钻研,潜心撰写评述《内经》的专著,有《读内经纪》等5种,并将《内经》原文整理成生理学、解剖学、诊断学、方剂学等7章,病症则分为伤寒、湿暑、热病等37类,还剖析《内经》与西方医学理论各自的特点和异同,独具见解,被誉为“秦内经”。临床方面,对温热病、肝病、血液病、心脏疾患、溃疡病、消渴病等的治疗,颇多见解。为当代中医学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秦氏勤于著述,医文并茂。1921年创办上海中医书局,自编医书医刊,校订古籍,整理出版。生平著作甚丰,达数百万字,较有影响的有《秦氏内经学》、《内经类证》、《内经知要浅解》、《金匮要略浅释》、《内经病机十九条之研究》、《清代名医医案精华》、《中医入门》、《中医临证备要》、《谦斋医学讲稿》等50余种。1955年秦氏调任卫生部中医顾问,并执教于北京中医学院,兼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国家科委中药组组长、全国药典编纂委员会委员,还被推选为全国第二、三、四届政协委员。

吴大真教授、王凤岐教授为孟河学派秦伯未先生的嫡传弟子,他们继承孟河学派秦伯未谦斋医学之思想,创立了三元医学。

杨清满(字承谕)先生,是脉圣堂谷根医疗管理(集团)的创始人、董事局主席,也是武汉脉圣堂医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和武汉脉圣堂中医医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以及武汉吴师机中医药研究院、武汉唐稞特医食品研究院院长,作为孟河学派·秦伯未谦斋医派王凤岐吴大真三元医学传承弟子,旨在传承谦斋医派三元医学,做好经方验方秘方的转化应用与生产,大力推进中医健康管理与医学营养干预事业的创新与发展,利益众生、造福百姓!

脉圣堂企业战略——凝聚五大优势 打造六大系统 拓展慢病管理事业平台
为加强慢性病防治工作,降低疾病负担,提高居民健康期望寿命,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国办发〔2017〕12号),文件制订了明确的规划目标与考核指标:到2020年,慢性病防控环境显著改善,降低因慢性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力争30—70岁人群因慢性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较2015年降低10%;到2025年,慢性病危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力争30—70岁人群因慢性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较2015年降低20%;逐步提高居民健康期望寿命,有效控制慢性病疾病负担。
为了更好地落实《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的各项策略与措施,达到并超额完成各项规划目标与考核指标,脉圣堂谷根医疗管理(集团)凝聚五大核心优势,亦即:核心理论、核心疗法、核心方剂、核心产品、核心疗效;打造六大核心系统,亦即:核心医疗技术研发系统、核心方剂配制与产品生产系统、基层医疗慢病“闭环管理”赋能系统、单病种核心疗法与科室运营赋能系统、核心医疗管理与专科医院运营赋能系统、公益患教与医护培训系统;凝心聚力拓展基层医务共同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以及私人诊所),做大做强脉圣堂医联体平台(区域定点的D-MMC:重点科室和专科医院)。

脉圣堂企业愿景——做大做强慢病管理事业平台,为国分忧,造福百姓!
脉圣堂谷根医疗管理(集团)旨在承继脉圣王叔和精意诊切,疗病摄养之道,充分发挥中医传统疗法和技能,研发多种独特方剂;同时,结合现代医学的基因组学、精准医学和“医学营养治疗(MNT)”、食药分子学等前沿技术;并以“脉圣堂医生集团”和“脉圣堂互联网医院”为后盾,凝心聚力拓展基层医务共同体,做大做强脉圣堂医联体平台,打造独具特色、布局全国的“脉圣堂糖尿病代谢管理中心(D-MMC)”;并努力打造脉圣堂医疗管理与医养结合的知名品牌,协助基层医疗机构为家庭提供尽善尽美的“中医慢病管理”医疗服务“中医治未病”养生服务。
脉圣堂(集团)的战略目标:未来5年内,将逐步推进、建立45000家覆盖全国各省市区县乡镇的脉圣堂医联体(旗舰型D-MMC)与基层医务共同体(示范型、标准型及微站型D-MMC)战略联盟单位,包括:300个省市定点医院旗舰型D-MMC、5000个街道社区门诊示范型D-MMC、20000个乡镇卫生院标准型D-MMC、20000个中西医诊所微站型D-MMC,全面放大脉圣堂的资源优势、研发优势、公益患教与医护培训的系统优势,以及商务运营的优势,提高线上线下运营能力。通过远程会诊、名医巡诊、师带徒培训、患者公益教育等方式,实现区域联动,提升基层医疗机构诊疗服务能力和中医药事服务水平;并以健康促进和健康管理为手段,提升全民健康素质,降低高危人群发病风险,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少可预防的慢性病发病、死亡和残疾,实现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让人民群众享受到高效、便捷、优质的中医健康管理与慢病管理服务,促进全生命周期健康,提高居民健康期望寿命,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 温馨提示:该信息所提供的服务为原公司所有。城市镜像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镜像仅提供信息展示服务。如果您是公司所有者需要纠正或者更新信息请在页面底部的 [联系我们]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