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镜像.新闻汇总 2021-09-06

消息来源:四川新闻网 中新网成都9月5日电 题:植物界大熊猫背后的守护者:助濒危植物焕发新生记者 岳依桐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峨眉山生物资源实验站(以下简称峨眉山实验站)恒温、恒湿的组培室内,几千株峨眉槽舌兰幼苗正在培养瓶中茁壮生长,研究员谷海燕认真检查着每一株幼苗的情况 这个四川峨眉山独有的物种,在野外仅剩不到300株,属于珍稀濒危物种、极小种群保护物种,也被称为植物界大熊猫 数千个密集排列在架子上的培养瓶,承载着该种群野外复壮的希望 2017年开始,谷海燕和同事就在实验室进行峨眉槽舌兰的人工繁育工作,计划扩大数量后再移植到野外,开展物种就地保护 其实植物很可爱,有独特的生存策略和生存智慧,比如光叶蕨为了将孢子传播得更远,会进行一个类似弹射的动作 谈及植物,陈绪玲难掩喜爱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