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镜像.新闻汇总 2020-12-08

消息来源:新华网 日前,不少学者在多个公开场合表达了对文学批评现状的严重不满,令人痛心疾首的现象包括但不限于——过于被规范化生产的批评文字,只在一个模糊的主题上打转,却无法指出作品存在的真问题;过早学会了论文腔或流于单一学院派,通篇充满行业套话 甚至行业 黑话,大段大段学术八股腔的掉书袋,不忍卒读;以贴标签分类法粗暴套用在一群作家或作品身上,说服力寥寥 从这个意义上说,当下文学评论的种种病症,有来自文学大环境的外因,但批评家队伍自身因素更不能回避 文学批评中可贵的感知能力,不是居高临下的评头论足,或过于依赖文学史罗列、理论套路、写作惯性机制,而是有赖于经过淬炼的激情,对世界的敞开,以及对公共议题发言的穿透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