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从文学书写看长江之变
城市镜像.新闻汇总 2020-12-02
消息来源:新华网 长江一瞥 资料图片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古往今来,长江凭借特有的自然景观、独有的战略地位和不断丰富的文化底蕴成为历代文人墨客抒情写意的意象 从先秦的老庄、屈原到唐宋的李白、苏东坡,再到现当代的沈从文、废名、汪曾祺、王安忆,他们书写长江的作品中,不乏怀人、思乡、忆事、感时的典范之作,我们从中既能看到长江流域的风物之变,又能窥见中国人精神文化风貌的变迁轨迹 除了猿啼,苏轼、温庭筠等人的诗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峡深明月夜,江静碧云天,则为我们呈现了长江流域碧水蓝天、绿树掩映、人鱼鸟兽和谐共处的美丽景象 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问题 这个问题归根到底还是文化问题,只有将生态问题放到普遍的文化语境中,才能更深刻地理解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源并找到解决之道 。